書院消息

【史一卿專欄之四十一】淺談「性與命」

【史一卿專欄之四十一】淺談「性與命」


◎文/史一卿

性與命是與人相關的最重要的兩個概念。性是命的主宰,命是性得以彰顯的載體。

性是道在人身上的顯化,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是人類所共通的,是人人平等的。人的偉大崇高,都是在性的層面,因為把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彰顯了出來。人一生所追求的「超越的」、「無限的」東西,都是在性上求。能超越生死的,能超越時空限制的,能突破個體局限的,等等,具有「超越性」的、「無限性」的東西,都是在性上求。本自具足的,在性上求。與天地萬物相通的,在性上求。

在性的層面,人與人無差無別。但在命的層面,人與人可是千差萬別的,命是每個人的獨特性。在性的層面,人人平等,但在命的層面,人與人可是不平等的,是有上下尊卑、高低貴賤之分的。人得時、幸運就是命好,失時、不幸就是命運不濟。這和個人努力沒有關係,是命中自帶的,是個概率。命是個人無法決定的,是老天掌握的。

命是人擁有的資源。但人擁有的資源數量是不同的,有人多,有人少。人的命如何,是可以被看見的。比如人長什麼樣,身體素質如何,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國家、時代等等。優秀的外貌,好聽的聲音,好的身材,強健的體魄等等,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是一些人所擁有的獨特資源,這就是命。再如,有人出身於高官之家,有人的父母是巨富、是明星,他們天生擁有的資源就比大多數人奮鬥一生所能擁有的要多得多。這就是人們常感歎的「人和人的起跑線不同,有些人一生下來就已經在終點線了」,這就是命。

這些天生就擁有雄厚資源的人,想做成一些事,就比一般人容易得多。同樣,命也是人生的限制性的因素。

上面所說的這些,反過來就是人的限制因素。你會受限於你的長相、身高、性格、身體素質,受限於所出生的家庭、國家、時代、人生際遇等等,這就是命。有人一生順境多,有人一生逆境多,這就是命。名利權情的得失等等,最終也還是老天說了算。

命不是自己能掌控得了的,人能掌控的是在無數的命運的際遇中,自己所作出的選擇與應對。而每一個與命運交鋒的時刻,都可以是人的「性」彰顯的時刻。所以說,是用來彰顯性的。命的順境與逆境都可以彰顯性。

那就要說說「性」的特點是什麼,如何算是彰顯了出來。

「性」,是人的本質,是讓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是讓人與禽獸區分開來的東西;是讓人可以與偉大的天地並稱「三才」的東西。人之所以可以與禽獸區分開來,因為人有良知,「良知」就是「性」的別名。良知知善知惡、知是知非,人之所以為人,因為人會按照良知的判斷去行正義之事。「人」的判斷準則是正義與否,而禽獸的行動是強弱對比、利益驅動的結果。人若在一件事上能堅守良知做出正確的判斷,即使是自己處於弱勢,即使這樣做要付出代價,而依舊堅持選擇正義,這個時刻,人便將人之所以為人的「性」彰顯了出來。

佛家說人是「本自具足」的,什麼是「本自具足」?就是和外在的一切都沒有關係,不是「能不能」的問題,只是「願不願」的問題,只要我願意,我就能。我說我是一個誠信的人,我就可以是一個誠信的人,哪怕我的利益會受損。我說我是一個正義的人,我就可以是一個正義的人,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人的善性是本自具足的,不用去學,不用向外去求,只要你願意,當下即是,當下即有。在汶川大地震中,有位可歌可泣的救災英雄,將自己的生命安危置之度外,冒死去救了很多人。沒想到他以前竟是個為非作歹有案底的混混。過去是本性迷失了,但親歷如此人間慘劇,那慘像順著惻隱之心那心之一端,震開了桎梏,直擊良知,使良知中本有的大愛與悲憫彰顯了出來,人性之光閃耀。

性與命,性是人之為人的本質,而性只有在命的種種際遇中,才能彰顯出來。人之為人的本性,在順風順水的條件下更容易展現出來,無論是彰顯善性良知,還是發揮人獨特的創造力去實現志向,在好的條件下,人更有條件、有能力去為善。反過來,就像否卦卦辭說的「否之匪人」,因為極其惡劣的社會條件,匱乏、動亂,才讓原本善良的人為了能活下去而失去了人性。所以在惡劣的條件下,還能守住自己人之為人的本質,那才更是讓人敬佩。

人之「性」不光在是非善惡的選擇中彰顯,更是要通過人把自身獨特的創造力發揮出來,完成我之為我的人生使命,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來彰顯的。渺小的人之所以能和偉大的天地並稱「三才」,是因為讓天地偉大的那個東西人也擁有,那就是創造力。天地造萬物,而人也和天地一樣,也可以造物。我們現在就是生活在人類所創造的燦爛的人類文明之中。

釋迦牟尼佛說,人能生而為人的概率,如同從萬丈高的須彌山的山頂上垂下一根絲線,而這根線恰好穿進了山腳下一根針的針孔中那樣渺茫。這麼渺茫的機率怎麼能輪上我們呢?這只能說明我們是天選之人。是老天讓我們來的。當然,來不是白來,每個人都是背負著老天賦予的使命(天命)而來到人間。既然天賦予人以使命,那定然會賦予人能夠完成這使命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天賦。天賦就是你在某個領域有卓越的創造力,人的本質就是人獨特的創造力。人在命運的際遇中,每一次發揮創造力,都是「性」的閃耀。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將自身獨特的天賦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去實現自己的天命,為人類社會拿出自己的創造,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這叫「盡性」,也叫「開物成務」。

要實現天命,人得對自己有明確的認知才行。畢竟沒人會告訴你,你的天命是什麼,天賦在哪裡。有些人很幸運,天賦很容易發現,而更多人的天賦是隱性的,這都得靠人去自我發現。就像德爾菲神廟的柱子上所刻的智慧箴言「認識你自己」,而這又是最難的。人得下深入的功夫,不斷地嘗試,才能發現自己的天賦與使命。

人掌握自己的命運,從立志開始。立志就是立命,因為人立下什麼樣的志向,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人能把志向立在天賦上,就是「正性命」。把天賦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去實現志向的過程,就是實現天命的過程。

性是命的主宰,命是性的載體。人要盡性,即,要把我之為我的創造力彰顯出來,發揮到極致,去實現志向(天命),這個過程是要在和命運互動的過程中實現的。命運時而起,時而落,時而是助力,時而是阻力,這是人無法控制的。人可以決定的,是處順境與逆境時的態度。處順境,時來運轉,那就要抓住時機,趁著好運加持,拼命去幹,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費。有了好運的加持,志向更容易實現。而命運的逆境則是對人性的考驗,有人在逆境中喪失了善良的本性,喪失了志向,被命運擊潰,隨波逐流。但也有人為了實現志向,堅韌不屈,突破了命運的桎梏與所帶來的痛苦,用性突破了命。如,司馬遷只因為李陵說了一句公道話,而遭受了无妄之災,受了宮刑,這是他的命。但他為了志向的實現,忍辱負重地活下來,最終完成了《史記》的創作,實現了天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這些都是前半句是「命」,後半句是「性」,他們都是用性突破了命。

命是限制因素,性是突破的力量,人是以性禦命,在限制中實現超越。困卦中有一句經典名言,叫「君子以致命遂志」。永遠記住這句話,人的一生就是志與命的搏擊,這正是性與命關係的最好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