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一卿
〈乾卦〉九五爻的《文言傳》給出了一個「完美領導人」的模型:「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這四句話非常著名,它不僅是完美的領導人應具備的素質,也是對〈乾卦〉個人修行所要達到的最高目標「天人合一」境界的具體描述。
在初爻至四爻中,都是講如何修德,到五爻不講修德而講「合一」了,因為經過長久的修行,到五爻已經修成了。《易經》把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狀態的人稱為「大人」,下面就來具體看一看「大人」與天道合一的四個特徵:
一、「與天地合其德」:
天的特點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天無私心私情,平等地施予萬物。大地承載一切,包容一切,生養一切。天地的特點,是無私、平等、有好生之德。與天地合德的大人,超越了個人私欲與權力貪念,以天下蒼生的福祉為念,從而彰顯出了天地的品格。他的政策普惠,如天無私;他會確保政策紅利周遍咸亨,讓更多人共享成果,避免少數人獨佔資源。他胸襟包容,如地載物,他能尊重種種差異,以包容化解對立,凝聚社會共識。他行止有常,如天地之有信。他的政策穩定連貫,不會朝令夕改,如天之運行般穩定可靠,令人信賴。
二、「與日月合其明」:
(一)「明」是發光的。「日」是自己發光的,「月」的光雖是借的,但也可以發光。日月的光芒是要照耀萬物,指引萬物的。九五是全局的領導人,領導者當如日月懸天,以智慧與創造力照亮前行之路。在眾人困於迷局,束手無策之際,他能以洞見穿透迷霧,憑藉深邃的思維與創新的魄力,為國家、組織、團體,拿出破題良方,以卓越的戰略眼光,指明發展的方向,將混沌化為秩序,引領眾人跨越險阻,邁向新程。
(二)「明」象徵智慧太陽明亮耀眼,無所不照,象徵悉知悉見,直擊本質的洞察力。月光柔和皎潔,象徵深思熟慮的深沉智慧。「大人」是兼具二者之人,既有如日光般敏銳的洞察力、判斷力,能在複雜局勢中抓住關鍵矛盾,又有如月光般圓融的謀略,在權衡利弊時,能以柔性智慧化解衝突。
(三)「明」亦象徵光明、希望。日與月,日為白晝,月為黑夜,日與月又象徵光明與黑暗、順境與逆境。與日月合明的大人,能在順境中保持清醒警覺,不被成就蒙蔽雙眼,將資源條件應用到最佳,大力發展。在逆境中,亦有化解危機困境的辦法。當別人都絕望時,他還能看到光明與希望,最終脫困。
三、「與四時合其序」:
「四時之序」是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輪迴,來代指世間萬物興衰更替的時勢變化規律。與「時」相應的,是人的行動。
人與時的關係有三種:
(一)先機而發,與時俱進,失機而悔。人能不能獲利,取決於人與時的關係。「先機而發」和「與時俱進」是人與時的兩種理想關係。「先機而發」是精準地預測了時勢下一步的變化,從而在時勢未發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等時勢一來,便乘時而起了。時勢送他上青雲,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二)第二種「與時俱進」,雖然沒能預判,但時勢一起,就快速地做出了反應,讓自己與時勢的變化相匹配。跟隨時勢的速度越快,就越能吃到時勢的紅利。等大家都跟上來了,紅利也就沒了,利益屬於占得先機的人。
(三)最慘的是第三種,沒跟上時代,沒有用武之地了,被時代無情地淘汰。與四時合其序的大人,不僅有著對時勢變化的敏銳洞察,更有著超強的行動力。能將預判在行動中落實下來,始終帶領大家走在時代的前端。
四、在「四合」的後面還有幾句,也是說大人與時的關係,可以放在這裏一起來講:「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先天而天弗違」:指大人憑藉對時變規律的深刻洞察,能在時勢尚未明確之前就預見趨勢,其行動看似先於天時,實則與天道運行的底層邏輯完全契合。「後天而奉天時」,指即便未能提前預判,也能在時勢顯現後迅速回應,快速行動。這兩句就是指「先機而發」和「與時俱進」,均體現了大人對時的精準把握。萬物皆受天道支配,大人的行動應對能與時變保持高度一致,這種合於天道的行動,連上天都不會違背,更何況是人呢?又更何況是所謂的鬼神呢?
五、「與鬼神合其吉凶」:
(一)這裏的「鬼神」並非是迷信中的超自然存在,而是如李商隱的詩《賈生》所說的「可憐半夜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那個「鬼神」。漢武帝與滿腹經綸的賈誼相見,不問如何治國理政,而是讓賈誼給自己算卦,問的都是自己的私事。「鬼神」指與「擺在明面上的大道」形成對照的「未被普遍認知的隱性規律」。而隱性規律雖未被普遍認知,但和顯性大道一樣,都在左右著事情的發展走向。
(二)中國人很重視「與鬼神合其吉凶」,凡是大事,不光要在明面的道理上要站得住,亦會鄭重的求教於通曉玄理之人。小到百姓婚喪嫁娶,大到國家重大決策都是如此。歷史書中常看到,君主在做重大決策前要沐浴更衣,恭請專精術數之人,通過觀星象、揲蓍草、灼龜甲等儀式與鬼神溝通,尋求正當性的依據與行事的最佳時機。以此使自身決策與行動,暗合天地運行的規律,寄望於順應術數所昭示的吉凶之兆,為治國安邦、戰事征伐,祭祀大典等重大事務,贏得冥冥之中的庇佑與助力。
像奇門遁甲、太乙、六壬等術數之學,都屬於「鬼神」。其實這些學問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只要老師願意教,每個人都能學會。這些學科都有龐大、完整、嚴密的知識體系。但因為它們研究的是天機,而天機不可輕易洩露,所以術數知識往往秘傳於特定圈層,只通過師徒相傳,家族傳承等方式延續。歷史上,掌握隱性規律的智謀之士常成為帝王股肱。姜子牙輔佐周文王,以《太公兵法》推演天時地利,助周王室奠定800年基業。諸葛亮於赤壁之戰中「借東風」,正是運用奇門遁甲之術,精準把握冬至時節氣候規律,將隱性知識轉化為制勝關鍵。劉伯溫輔佐朱元璋,以星象堪輿與兵法謀略助其平定天下。其《燒餅歌》更以隱晦預言展現了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洞察。這些智者看似神機妙算,實際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只被少數人知曉的隱性規律,從而為他們的決策提供了獨特視角與多維依據。
再說回「大人」與「鬼神合其吉凶」。「大人」象徵的是《易經》中修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他行事已無需借助占卜測算,決策與行為是自然契合玄學所揭示的隱秘規律。這是因為他們內在的精神磁場已與天道合一,而隱性規律本就是天道的組成部分,所以他們僅憑直覺,便能本能地捕捉到契合天道的時機,是自然的擇吉而避凶。
以上就說完了大人與天合一的具體表現。「與天地合其德」,彰顯了大人的品德。「與日月合其明」,體現了大人的智慧。「與四時合其序」,展現了大人的行動力。「與鬼神合其吉凶」,體現了大人的直覺力。大人在各個維度上都與天相合一,從而可以作為天的化身,代天宣化,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