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一卿
〈乾卦〉「萬物資始」和〈坤卦〉「萬物資生」是相對的。
〈乾卦〉重「始」,〈坤卦〉重「終」。
〈乾卦〉重「開創」,〈坤卦〉重「完成」。
〈乾卦〉的「資始」,和〈坤卦〉的「資生」合在一起,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形形色色的萬物。
所有事物被創造出來,都要經歷兩次創造:
第一次是在腦海中,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事物的理念;
第二次是把腦海中的這個設計理念在物質世界中落實出來,創造出物質實體。
所有事物被創造出來,都要經歷這兩步。
〈乾卦〉的創造是第一步,所以叫「始」,開始,是無形的理念、本質、功能層面的創造。
〈坤卦〉的創造是第二步,是依照〈乾卦〉的理念,製造出物質實體。即,創造出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個個有形、有質、有生命(存在時限)的事物。這才算是完成了造物的全過程,所以叫「終」,或「生」。
舉個例子:
〈乾卦〉乾元的「創始」,是創造了萬事萬物的理念。
如,乾元創造了「玫瑰花」的理念。但理念是無形無相的,我們沒有辦法用眼睛看見「玫瑰花」,我們用眼睛看見的都是「這朵玫瑰花」,是具體的。
而「這朵玫瑰花」,是坤元依照乾元所創造的「玫瑰花」的理念,在物質世界的落實。而物質世界中的每一朵玫瑰都是唯一的,世界沒有兩朵相同的玫瑰花。坤元的創造顯示出的是多樣性。每一朵玫瑰花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香味,不同的形狀、大小,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狀態。從種子長成花蕾,花蕾不斷長大,到開花,到凋零。
人能從每一朵玫瑰花不同的樣貌中,從形形色色的不同之中,抽象出它們共同的本質,在腦海中構建出「玫瑰花」的理念,這個過程叫「格物」。
具體的玫瑰花有千千萬萬朵,不計其數,但是「玫瑰花」的理念、本質,是同一個。這就是「創始」和「創生」的區別。
乾元創「始」,創造的是一個事物的理念、本質、功能。
〈坤卦〉創「生」,創造的是具體的、多樣的、不同的物質實體。
在這類事物豐富的多樣性的背後,是無差無別的理念。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但也沒有葉子有什麼不同。世上沒有兩個相同的人,但也沒有人有什麼不同。這話之所以不矛盾,就是因為一個在現象層面,一個在理念層面。
另外,再來說一說「乾為主,坤為從」,「乾為理念,坤為物質」。
一個事物是由無形的理念與有形的物質共同構成,但理念是為主的,是這個物質的主宰。
一輛價值幾百萬的豪車,撞廢了之後,它的重量沒有改變,物質還是那一堆物質,但汽車的絕大部分價值都沒有了。
因為撞擊把這輛車的組成方式毀壞了。車體結構被破壞,零件失去了原有的組合方式,使它不再符合汽車的理念,從而失去了汽車的功能。
撞擊使這堆物質與汽車的理念的契合關係被打破,而物質的價值和意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與對應理念的契合程度。一旦這種契合關係被破壞,事物的本質屬性與核心價值也將隨之而改變。
劉慈欣關於生命的一段經典名言,也是同樣的含義:
「從科學的角度看,毀滅一詞並不準確,沒有真正毀掉什麼,更沒有滅掉什麼。物質總量一點不少,還都在,只是物質的組合方式變了變,像一副撲克牌。僅僅重洗而已。
可是,生命是一手同花順,一洗,什麼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