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消息

【易言難盡之十一】- 陰陽正道紫禁城

【易言難盡之十一】- 陰陽正道紫禁城


《周易繋辭傳》說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環顧今日華夏大地神州南北之建築,能將這種「陰陽正道」的理念善繼性成得最好,非紫禁城(現稱故宮)莫屬。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國近代史,這座明清的皇宮帝殿肇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前後15年,至永樂十八年建成,1421年(歲次辛丑)的正月初一,永樂皇帝朱棣身穿龍袍,端坐在奉天殿的寶座上,接受百官群臣朝賀,標志紫禁城的正式啓用,其後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代天行事,至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溥儀正式下詔退位,結束兩千多年的中國帝制,所幸的是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燒了圓明園,紫禁城倖免劫難,我們後代才能有幸一窺宮殿之美。

每當我們身處故宮,或是到故宮的周邊,旅遊參觀,徘徊憑吊,都會有一種極爲複雜的心情,時空交匯,百感交集,不僅僅是感受建築群的輝煌壯麗,往往伴隨的是歷史漫長的興盛衰亡,文物服飾的美輪美奐,聖主暴君的是非功過,禮儀規制的天人元素,等等等等,參觀次數越多,對這些「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種種因素,就更加有興趣。

圖說:1986年參觀中和殿

故宮的建築群當中,最著名的要數三大殿,也就是「太和殿」、「保和殿」和「中和殿」,用典出自《周易•乾卦•彖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保和者,保朝廷家庭個人之健康和睦;太和者,祈盼天下宇宙之雍和,風調雨順,才能國泰民安。「中和」兩字則是語出《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以「中道」作爲立國之本,而以「和平」理念來與天下萬邦相處,這是文化基因使然,西方英美無論如何也無法瞭解到這深層的緣由。

《周易》的精髓就是「陰陽平衡」,縱觀整個紫禁城及周邊建築群,可以説是把「陰陽平衡」的概念用到極緻的佈局,世界最出名的是「天安門」(乾爲天),十里之北的就是「地安門」(坤爲地),前面則是百里長街的「長安街」;朝廷朝廷,外朝内廷,前面的「太和殿」是議論國務大事的廟堂之地,是國家的象徵,後面則是皇帝辦公休息、生養綿延的皇家宗室,是皇室的象徵。東邊有文華殿,西邊有武英殿,一文一武,將相佐國;東邊是體仁閣,西邊是弘義閣,仁義道德,體弘天下,在在處處,無不透析出陰陽均衡的天理。皇帝睡覺休息的地方叫「乾清宮」(乾爲天、爲君、爲父,天得一以清),皇后女眷們居住的地方叫「坤寧宮」(坤爲地、爲臣、爲母,地得一以寧),在「乾清宮」和「坤寧宮」的中間,有一座叫「交泰殿」,這是最直接體現陰陽交合的要義,《周易•泰卦》說到:「天地交而萬物通。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寓意了融合天地之交感,使萬物得以茁壯成長,同時充滿期許夫妻恩愛、君臣融洽的祈盼。

紫禁城衆多的殿名、門名、宮名、匾額等等,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經典的豐富内涵,但這些名字字數少,基本是兩個字,有其局限性,無法更充分地表達撰文者的深層思想,所以紫禁城裏大量的楹聯,就顯得無比的重要,不可或缺,這些海量的對聯當中,易經的思想以及其他的經典要義,就可以酣暢淋漓地表現。

「乾清宮」是皇帝平時起居辦公的重要場所,如果說「太和殿」是人的頭,那麽「乾清宮」就像是人的心臟,可見其地位之重要。皇帝經常在「乾清宮」處理政務、召對臣工、受賀賜宴、接見使節等等,「乾清宮」雖然比「太和殿」小很多,但依然是龐大寬闊,據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和乾隆五十年,朝廷曾經兩次在「乾清宮」舉辦「千叟宴」,尤其是乾隆五十年的那次,規模盛大,全國各地有三千六百多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參加了「千叟宴」,宴會上,乾隆皇帝召集一品大臣和九十歲以上的老叟到御座賜酒,並賜贈每人拐杖等禮品,盛事流芳,於今不息,就是以今天的交通條件來辦,也是不容易的。

「乾清宮」内高懸一塊巨大的牌匾,内容就是大家最爲熟悉的「正大光明」四字,據説清代皇帝的立儲詔書蠟封密放在這塊牌匾的後面,令無數的皇子們覬覦心挂、夢牽魂繞。這四個大字原是順治皇帝書寫的,現存的牌匾是乾隆皇帝臨摹的,算下來也是幾百年了。「正大光明」用典出自《周易》,<大壯卦•彖傳>:「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履卦•彖傳>:「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謙卦•彖傳>:「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艮卦•彖傳>:「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正大無私,天地之情也,大者正也,浩然正氣,直養而無害,人臣當時刻效法,不負天地生養之大德,帝祚天命,更應表率,作之君,作之師。以身作則,典型群倫,天子效法乾道天理,所以必須又剛又中又正,才能履帝位而不疚,前途才會光明,同時又必須謙卑自牧,體悟天道下濟而光明的要義,廣開言路,匯聚英才,天地人時,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大壯卦>的無限動能,必須有<艮卦>的刹車節制,找準最合適的時間節點行事,才能動靜相宜,進退有據,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時機點把握不准,事情就難以圓滿。

「中和殿」是紫禁城裏一座樣式特殊的宮殿,它位於「太和殿」、「保和殿」的中間,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各種大典前,先在「中和殿」小憩,同時接受執事官的朝拜和匯報,殿身按「明堂」設計,鎏金圓頂,恰似巨大的金球,無比華麗,反射的陽光能照到非常遠。前面説過,「中和」兩字出自《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宋儒朱熹夫子注釋「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達道者,天下古今之所共由。」人爲世間萬物之靈,若能夠遵循「中和」的至理大道,就能各安其位,宇宙自然和諧統一,萬物化生長養,發展無窮。

圖說:故宮中和殿

「中和殿」殿内高懸的匾額是乾隆御題的:「允執厥中」,語出《尚書•大禹謨》,告誡人們要時刻遵中道而行,兩側金絲楠木柱子上,也懸挂乾隆皇帝御題的對聯:「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上聯出自《周易•乾卦•彖傳》:「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作爲一位最高統治者,時時刻刻要把握大局,勤勉努力,根據不同的時,不同的位,來合理調整治國的方略。「所其無逸」四字則是出自《尚書•大禹謨》:「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則知小人之依。」說的是周朝初期周公旦監國輔佐成王時,勸誡成王兢兢業業,種莊稼有多難,百姓就有多艱,統治者職責所在,絲毫不能貪圖安逸。下聯出自《尚書•洪範》:「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于汝極。」君王要樹立崇高的統治法則,匯聚五福施佈給普羅大衆,百姓就會尊重您的法則。「彰厥有常」四字則出自《尚書•皋陶謨》:「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彰厥有常,吉哉!」皋陶稟告大禹,人的美德有九種,寬宏莊嚴,柔和堅定,厚道嚴肅,幹練嚴謹,柔順果斷,正直溫和,坦率品端,剛正充實,堅强守義,帝王能夠表彰有這些常德的人,那真是善政啊!

一個門,一塊匾,一對聯,簡單幾個字,要欣賞領悟個中内涵,確實不容易,多讀一些經典,或許就是最便利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