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消息

【史一卿專欄之七】- 淺談中國文化的樂觀精神

【史一卿專欄之七】- 淺談中國文化的樂觀精神


兌為無心之悅,無言之說,是發自內心的喜悅,中國文化正是一種契應了兌卦的以樂觀為主導的文化。

《論語》的開篇第一則,就是在講喜悅與快樂。

在經典之中,開篇的第一篇第一段都是最重要的,一定是在闡述整部經典的核心思想、價值觀。

《論語》開篇就是「悅」與「樂」,這不光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底色,甚至是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底色。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用的是「悅」,朋友相得是「樂」,「悅」與「樂」有什麼區別?

「學」是學理論、知識,但是把道理落實到行動中,成為自身修養,應用自如,是有一段距離的,這段距離必須靠長久精進地「習」練,來拉進完成。

有人問,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

那就是「知道」與「做到」之間的距離。

「知道」相當於「學」,而要把「知道」落實成為「做到」,靠的就是「習」的過程。

「時」是一個機緣,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一個難題,而你之前所學所練的本事,恰恰就把這個難題漂亮地解決了,生活給了你一次印證試練的機會,你把所學的本事靈活地應用了出來,解決了問題,「學的東西用上了」,那一刻,心中湧出的價值感、成就感,就是「不亦悅乎」。

「悅」是一種發自內心、法喜充滿、妙不可言的感受。人生有新領悟了,心靈昇華了,境界提升了,豁然開朗了,那種無與倫比的歡喜都是「悅」。

「悅」是只在我們自己心裏的,不一定要讓別人知道的,別人也無法知道我們心裏的感受。

但是「樂」就不一樣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友為了你千里迢迢從遠方而來,這說明什麼?

說明你身上有人家看中的、喜歡的,嚮往的美好品性與才華,人家才會千里迢迢從遠方來看你。

再如,你要演講的時候,有聽眾跑來對你說,他是專門請了假,坐了飛機趕來聽你演講的,這時你一定非常高興。這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快樂。

「樂」和「悅」不同。「悅」是在你的心裏,你可以不表現出來;但是朋友來了,我很快樂,這種「樂」是要表現出來的,讓對方能感受得到的。如果你不表現出來,朋友的熱情沒得到回應,對方會覺得冷漠,失望,傷心。所以與人交往的快樂,不光要樂在心裏,還要洋溢在臉上,與舉手投足之間,熱情的回應對方,這樣對方也會很快樂。你看到對方快樂,你也會更快樂。這樣有來有往,彼此之間善意的循環就會不斷旋轉,彼此的情感才會愈加深厚。

第一段前兩句,是兩件快樂的事,但第三句是件不快樂的事。

「人不知」是件憋屈、委屈、痛苦的事。

而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正把君子和小人區分開來。

因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君子當被人誤解後,會反省自己,是不是我的德行還不夠?而小人被誤解,是去怨恨別人,你們怎麼就不能擦亮眼睛看見我的好呢?君子面對痛苦,沒有怨恨,抱怨,而是坦然一笑,豈能盡人如意,但求無愧於心。

一部《論語》,二十篇,五百多則,一萬六千多字,裏面竟然沒有一個「苦」字!

孔子在生活中遭遇那麼多挫折,他要承擔那麼重的責任與擔當,竟沒有一個「苦」,我們看到的孔子一直是快樂的。

開篇第一則,便揭示出了求學之樂,交友之樂,及不為人知之樂。弟子們把這段放在開端,顯然不是隨便的,因這三句正是為學,做人,處事的起點,也是總原則。這三句話的共同特點就是「樂」,而「樂」正是孔子整個人生的旨趣。

又如: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都是孔子在樸素的生活中所體驗到的無窮樂趣。

他曾讚美顏回說: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的這個「樂」,不光傳給了顏回,也傳給了孟子。

孟子曾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又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的三樂是倫常之樂,心安理得之樂,及教育英才之樂。

樂觀是儒家的底色,因為儒家根深蒂固的影響,中國文化的底色都是積極、樂觀的,什麼文化傳到中國來,都會染上中國樂觀的色彩。

如,佛家思想的世界觀是苦觀。

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但是佛家思想從印度傳到中國之後,受到了我們本土文化的影響和改造,從苦觀、悲觀,變得樂觀、達觀了起來。

「眾生皆苦」變成了「煩惱即菩提」。

「一切皆苦,無有樂相」變成了「日日是好日」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樂觀精神。

要知道,樂觀是一種能力,是種很高的境界,人有能經受得起的實力,才能樂得起來,人得有智慧,才能從一件人人都覺得是糟糕的事情之中,看到光明與希望之所在,從而轉苦為樂,化煩惱為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