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閻以炤
中國人陰曆十一月稱冬月,2024年的12月1日,正好是冬月初一。劉君祖老師自此展開忙碌的一個月。

圖說:劉老師與師母合影廣西駱越文化之旅
2024年12月2日至13日,劉君祖老師自台北飛抵廣西南寧,參加天行者主辦人呂偉明先生所舉辦的廣西駱越文化之旅,這是呂先生第19次華夏江山旅遊,旅遊的範圍以桂西桂南為主,而劉老師累積里程已達38,921公里。一行17人,台灣10人大陸7人,其中包含兩岸四對夫婦;來自台灣台中的鐘珮方女士和台北的黃貴鳳女士兩位是頭一次參加,其餘都是劉老師的故舊知交。
此行之所以稱為駱越文化之旅,因駱越是越族(京族)、壯族、黎族多個嶺南民族的共同祖先,是古代百越的一支,被越南奉為祖先。行程中經過中國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口岸,從東興市紅木酒店頂樓,隔著北崙河就可遠望越南。
扣掉往返兩天,十天旅遊行程,我們親臨仰望寧明縣世界文化遺產花山岩壁畫,非常震撼,這是壯族祖先駱越人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所繪,共有79處,蛙形人身圖像內有銅鼓,這是中國南方銅鼓文化唯一例證。幾乎餐餐都圍一大桌吃得很香,周易學會前任理事長陳亞莉女士,每餐拍照留存,可見廣西菜以海鮮為主,尤其是蝦子沙蟲都很新鮮。

圖說:寧明縣世界文化遺產花山岩壁畫
黃姚古鎮的仙人井可飲可用;桂林市茘埔縣龍懷村豐魚岩鐘乳石溶洞,我們乘船看石筍石幔遊地下河;以陽朔山水為背景,看張藝謀導演的劉三姊唱山歌划竹筏。

圖說:師母頭戴花環拍美照—背景陽朔山水
最精華的遊程就是從陽朔到興坪,乘四人竹筏在漓江上看盡山壁的八馬奔騰,這段行程山勢奇險,每位女士都頭戴花環拍美照。靖江王府氣勢雄偉,莫衙土司宅第多進,鎮南關始建於漢代,1965年改名友誼關,氣勢磅礡。1939年崑崙關第二次中日戰役,中國血戰慘勝,死傷14,000人,殺死日軍4,000餘人。此行看盡廣西石灰岩克斯特地貌,遍遊灕江靈渠之美,人文自然涵蓋其內。

圖說:鎮南關始建於漢代,1965年改名友誼關
下半月又發生了甚麼事?請見下文〈冬月記行(二):莊子新書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