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幷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從2024年7月馬斯克反水民主黨,公開支持贊助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再次競選美國總統,到2025年7月因特朗普强推通過《大美麗法案》,美國千億富翁、前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與兩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係,一步步從蜜裏調油走向徹底反目。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之際,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臨西藏並出席慶祝活動,在共產黨和國家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西藏各族幹部群衆的親切關懷。在官媒對於最高規格的特別强調聲中,西藏的近鄰、喜馬拉雅山脈背後與中國有著糾葛的印度,應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以無心之感的咸開啓和命名的〈咸卦〉,經由「悔亡」的心之志進一步升階爲「無悔」的天之理,再發乎情、合乎理而成爲「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的詩,終將達成「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天下化成之功。
上篇專欄文章,以周人對已滅國商朝遺民作出的「利于不息之貞」制度安排和信用昭示解讀了〈中孚卦〉,〈中孚卦〉兌下巽上取象風吹湖澤,一派生靈孵育「鳴鶴在陰」的祥和溫馨畫面,卦爻辭却是擬象描摹人世間商亡周興「或泣或歌」的歷史畫卷。
《周易》六十四卦始自〈乾〉〈坤〉二卦,昭示天地肇始,陰陽分判,終至〈既濟〉〈未濟〉二卦,寓意人事成住壞空,永無止息。
8月底,一場「震來虩虩」、幾經反復、歷時整整九年的官司,終于以完全出乎意料的結局收官了,公司從幾乎「萬劫不復」的境地得以平安落地,其間的「恐懼修省」、無辜無力、勞心傷神,只有身在局中才能透徹體悟。
俄烏戰火已經持續燃燒超過兩年半了,烏克蘭作為炮灰基本上廢掉了,俄羅斯面對北約的助攻和整個西方世界的全方位制裁,軍事、經濟、內政捉襟見肘,所謂「戰鬥民族」原形畢露,單靠自己已經很難再支撐下去了。
〈坤卦・彖傳〉「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這惜墨如金的十二個字神來之筆,是聖人對於「絜靜精微」的《周易・坤卦》卦辭中「元」這一個字的發揮釋義。
在關稅戰至今二十餘天的時間裏,特朗普總統的「有言不信」、朝令夕改已讓全世界看得目瞪口呆,接下來的時日裏,除非特朗普不可撤回地最終賭上整個美國,在中東對伊朗發動戰爭,否則大家且搬上個小凳子,沏上一壺茶,抓把瓜子在手裏,氣定神閒地看著特朗普總統究竟是怎麽樣一步步走向「尚口乃窮」、最終認慫的。
新疆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地,有著「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區位優勢,是一帶一路戰略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
前面五篇文章,以八卦之一的巽卦☴擬象病毒疫情爲切入點作爲下卦,分別以巽☴、震☳、坤☷、乾☰、艮☶、兌☱爲上卦,組合而成巽卦、恒卦、升卦、姤卦、蠱卦和大過卦,再從整體卦性和各自的爻性爻際關係逐一進行分析,巽卦解讀出了病毒疫情本身流行特性,恒卦强調的是病毒疫情與人類的伴生關係,升卦談的是病毒疫情自身發展特點,姤卦講的是人類應對病毒疫情的危機管控之道,蠱卦教導人們隔離管控是消除疫情的基本原則,大過卦則是講透了人類面對病毒疫情殺機該如何直面生死。
上期專欄文章從〈大畜卦〉的卦辭、彖辭和象辭,講到實現天命的天選之子完成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心,所必需具備的素質能力和行爲規範,本期再從〈大畜卦〉的爻辭入手,進一步探究實現天命的具體步驟、過程和階段。
前兩篇專欄文章,通過剖析〈無妄卦〉的卦爻辭及其彖象,正本清源,搞明白了〈無妄卦〉實際上是在講天命及其特性,承受天命之人順天命而往必利有攸往,非天命所歸之人逆天命而行必遭災眚。
〈無妄卦〉實際上是在講由〈復卦〉「天地之心」而凝成的天命,並從〈無妄卦〉卦辭和彖辭中解讀了「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的天命「元亨利貞」的基本特性,以及順天命而往與逆天命而行的不同結局,又從〈大象傳〉中進一步解讀出,只能是先王承擔起了天命,並且在「時」至之時天命呈現顯示出來,最終實現天命,也就是剝極而復、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心」,化育世間萬物。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競選集會發表演講時,一名槍手從集會現場外的屋頂上向特朗普所在的演講台開了數槍,其中一發子彈擊中特朗普右耳,其餘子彈傷及三名無辜群衆,造成一人死亡兩人重傷,該槍手隨即被特勤局人員當場擊斃。
美國大選結束半個月了,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惡鬥從爭奪總統大位,轉戰到了勝選者報復清算計劃與敗選者如何才能保全自己免被清算的惡鬥新局。直到明年1月20日懂王再次入主白宮,期間兩個多月的選後戰季之劇情跌宕起伏、攪動國內和國際熱度將絲毫不遜于選前戰季。
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突然襲擊,對伊朗多地重要目標進行無人機和導彈攻擊,並擊斃多位伊朗軍方高級將領和數名頂尖核科學家,隨後,伊朗也使用無人機和導彈對以色列進行報復反擊。
珠海航展結束第二天的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辦的G20首腦峰會正式開幕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主場姿態會見了與會的美國總統拜登,雙方元首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其中,習近平系統闡述了臺灣問題由來以及中方原則立場,拜登也以「五不」「四無意」的表態表明了美方的立場。
位列儒家四書之一的《大學》,開篇即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後世儒家更是把「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尊奉爲所謂儒學三綱領,成爲儒學「垂世立教」的標榜目標。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