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爻與五爻,分別是下卦和上卦之「中」,是下卦和上卦的代表,它們之間的關係會構成這個卦的基本框架。
這次來說說〈需卦〉中的反面教材九三。
〈需卦〉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五爻是真正可以滿足你需求的人,而三爻卻是騙子。九三陽居陽位,且處在內卦乾卦三個陽的極端,過陽了。這是在形容一個人對某種需求的實現過於迫切,或者說對某種事物的欲望過於膨脹,這種時候,騙子就有可乘之機了。
「澤中有雷」,是外柔內剛之象。外邊看是溫和的〈兌〉,但往裏面一看,藏的是象徵主宰的〈震〉,他絕對有主見,不會被什麼所擺佈,他知道什麼可以變,什麼必須堅守。
你希望一個人能自主自發地去做你想讓他做的事,你該怎麼做?答案就是「順以動」。
第十四卦〈大有卦〉和第十五卦〈謙卦〉,這兩個卦序相連的卦有著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說,簡直密切如同一體。下面就來說一說〈大有〉與〈謙〉,「有」與「無」的奧妙關係
有研究表明,每逢元旦的這一天,人們對「減肥」的搜索量就會顯著上升,這實際上是人們在新年這幾天,期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從而立下的新目標。
多年前我看到一條新聞,是一個拐賣孩子的人販子被抓,被判刑時,她嚎啕大哭道:「我的孩子可怎麼辦呀?」這條新聞引我深思,一個人,可以是極富愛心的母親,也可以是讓無數幸福家庭家破人亡的惡棍。
〈小畜卦〉是一陰五陽的卦,陰陽雙方實力相差懸殊,陽可以輕而易舉地就把陰滅掉。〈小畜卦〉講的就是處於弱勢的這一陰,通過做出了哪些努力,最終讓強大的陽願意與自己和平共處,從而讓自己在夾縫中得以自保與發展。
世上許多壞事,如果應對得當,反而能夠因禍得福。在爭訟這件壞事裏,也蘊含著讓爭訟的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關係反而變好的契機。而這一定是源於強勢占理的那一方的大度與寬容。
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最後的生死決戰,處於極度劣勢的斯巴達王,為了能獲得一個絕地反殺的機會,帶領眾勇士向對手波斯大帝詐降。他們演得極其逼真,一向不屈的斯巴達王跪在地上,向對手表示認輸,假裝徹底臣服的樣子。在波斯大帝放鬆警惕的時候,斯巴達王突然暴起,向大帝擲出了長矛,發起了致命的一擊。
這就是〈大過卦〉卦象外柔內剛的隱喻。
「賁」字上為「花卉」的「卉」,下為「貝殼」的「貝」,花卉萬紫千紅,貝殼有七彩之光,所以「賁」象徵色相,象徵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但《雜卦傳》對賁卦的評價卻是「賁,無色也」。賁雖然是彩色,但「無色」才是賁卦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總有人會問,六十四卦中哪個卦最凶?
因為最吉的卦已有共識,就是<謙>卦。<謙>卦得善終,六個爻非吉則利,天地人鬼神都愛他,<謙>卦是個完美的卦。
但那個卦最凶,就沒有定論了。
在《易經》中最重要的卦是乾和坤,乾卦純陽,坤卦純陰,排在64卦的第一、第二位,被稱作「易之門」,因為它們是給整部《易經》定規則的。
那麼在剩下的62個陰陽交錯的卦中,哪個是最重要的呢?就是復卦。
「時」是《易經》中最核心的概念,分析每一個卦,都要分析它的天時條件。在六十四卦中,又有十二個卦,與「時」的關係更加的密切,隨卦是其中之一。
遁是一個重要的時機。
遁,是人生退場時給人留下最後的印象,人遁的時候是什麼樣子關乎人一生的評價。
開始和結束是影響人心理評價的最關鍵時機。
〈否卦〉的卦象表達了「上下脫節」的含義,天往上走,地往下沈,兩相脫節,鴻溝越拉越大,隔閡越來越深。上下脫節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政府不能給人民足夠的保護,不能為人民主持公道,弱者的權益更是得不到保護。
〈需卦〉是一個特別體現人「心之力」的卦。首先要有決心。堅定地要做成這件事,這件事才可能真的做成。
龍可以因應時勢的變化而變,始終保持主動,不被外界所左右,能主宰自己的命運,這正是〈乾卦〉要表達的核心精神。
除了那些人為設置的節日,如聖人的、領袖的生日,建國紀念日等紀念類型的節日,其他節日,如二十四節氣、春節、上元節、中秋節等都是依循天時的變化而制定出來的。
兌為無心之悅,無言之說,是發自內心的喜悅,中國文化正是一種契應了兌卦的以樂觀為主導的文化。
《論語》的開篇第一則,就是在講喜悅與快樂。
在經典之中,開篇的第一篇第一段都是最重要的,一定是在闡述整部經典的核心思想、價值觀。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