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一卿
《易經》上經講天道,下經講人道。
下經的34個卦是起起落落的,這卦剛見一絲曙光,下一卦就墜入無盡黑暗了;這卦還親密無間,下一卦就反目成仇了;這卦創造了豐功偉業,下卦就無家可歸了;剛剛起高樓,轉眼樓塌了;剛剛還是心腹之臣,轉眼就成心腹之患了……。人道的劇烈起落讓人悲哀,好那麼一步兩步,就急轉直下了,不能讓人舒一口氣。
而且下經常常是連續4個卦,甚至是連續6個卦,卦中都包含有失衡、壓力巨大的〈大過卦〉。說明人是長時間處在精神焦慮、壓力、痛苦之中的。
下經充滿了憂患,沒有哪個階段是痛快淋漓的。但上經卻是有一個天道格局大開的階段,就是從第11卦三陽開泰的〈泰卦〉到第20卦,觀天下、觀我生的〈觀卦〉。即,上經正中間的十個卦。在這十個卦中,超重量級的卦,和人們喜聞樂見的吉卦相繼出現。〈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
這十個卦是五對一體兩面的卦,因為一體兩面的卦一定會有正相反的含義,所以就成對來看。這五對卦的每一對中,都有一個特別好的卦,〈泰〉〈否〉中的〈泰〉,〈同人〉〈大有〉中的〈大有〉,〈謙〉〈豫〉中的〈謙〉,〈隨〉〈蠱〉中的〈隨〉,〈臨〉〈觀〉中的〈臨〉,都是《易經》中最吉的卦,它們連續的出現在了這一階段。剩下的卦除了〈否卦〉,其他的也都是吉卦。〈蠱卦〉撥亂反正之後,都達到了「天下治也」的境界。把這個階段的十個卦一口氣讀下來,會有痛快淋漓、格局大開之感。
那麼,深究背後的原因,這個階段的「好」,是什麼原因所成就的呢?是強者的態度。
〈泰〉、〈大有〉、〈謙〉、〈隨〉、〈臨〉,這五個最吉的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強者願意主動為弱者付出、奉獻。〈泰卦〉,尊貴的天反而在下,卑微的地反而在上,是「以貴下賤」之象。天為政府,地為百姓,〈泰卦〉是政府俯下身段為人民服務,君民一心,這樣才創造了三陽開泰、國泰民安的榮景。
〈謙卦〉、〈隨卦〉和〈泰卦〉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以貴下賤」。〈謙〉象徵無私的奉獻,它的卦像是一座高山俯身到了大地之下,是一個讓人高山仰止的了不起的人,在人背後默默奉獻付出,去成就許許多多的人,不求任何回報。
〈隨卦〉的陽爻都在陰爻的下邊,象徵「以貴下賤」。孔明為什麼願意跟隨劉備,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因為劉備猥自枉屈,三顧孔明於草廬之中。「以貴下賤」才能得人心跟隨。
再來看〈臨卦〉。〈臨卦〉是「陽長」之卦,陽從「一陽來復」生長壯大起來,至兩陽〈臨卦〉「二陽登臨」,再往下就「三陽開泰」,「四陽大壯」,「五陽夬」,「六陽乾」了。「二陽登臨」是「陽長」的一個關鍵期,此時二陽四陰,陽還處於弱勢的位置,陰處於強勢。這時,陽能不能順利的長起來,要看陰的態度,陰若打壓,陽生長得就會艱難。
而〈臨卦〉是處於強勢的陰,用愛心、包容、信任、放權,來幫助、引領處於弱勢的陽能夠快速生長起來。〈臨卦〉中處於強勢的陰,是《易經》中厚德載物的典範。
〈大有〉,〈同人〉、〈大有〉二卦是孔夫子的政治理想「大同世界」的思想來源。「大有」不是資源被強者霸佔,而是「大家都有,人人都有」。
〈大有卦〉的卦象,唯獨至尊的五爻君位是虛的,其他爻都是實的,君主的資源哪去了?分出去給大家了。正是因為最強勢的君主願意無私奉獻,才有了大有卦的「大家都有」。
以上的五個最為吉祥的卦,講的都是強者與弱者的關係,它們無一例外都是強者有大心胸、大格局,願意無私的為弱者奉獻付出。而強者對弱者的奉獻,正是天道無私的表現。
上經三十卦講天道,乾坤之後陰陽交錯,先是連續6個卦都含有〈坎〉☵,〈屯〉、〈蒙〉、〈需〉、〈訟〉、〈師〉、〈比〉,處在未知的風險、和對資源的爭奪中。之後是〈小畜〉和〈履〉,兩個一陰五陽的卦,渴望和平解決問題。這是上經的前十個卦。然後從第11卦開始,突然格局大開,一直到第20卦,連續走了五對一體兩面的卦,都是吉卦相連。這是《易經》中再也沒有的,後面都是起起落落。
而這些卦之所以吉,之所以讓人感動、讚美,都是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在強與弱的關係中,強者願意以貴下賤去幫助弱者,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師卦〉與〈比卦〉象徵霸道,〈同人〉與〈大有〉象徵王道,王道和霸道的區別是什麼呢?就是強者對待弱者的態度。霸道,強者對弱者是剝削和霸淩。王道,強者對弱者是幫助與給予。而從霸道到王道,中間經歷了〈小畜〉、〈履〉和〈泰〉、〈否〉兩對卦。
〈小畜〉和〈履〉,弱者與強者實力相差懸殊,弱者想盡辦法去促成強者願意與自己和平相處,但強者還是有動手的可能。
〈泰〉與〈否〉是一對天時,〈泰〉是讓人萬事順利的好天時,而〈否〉是讓人遭受磨難,事事不順的壞天時。
從11卦~20卦這十個卦中,只有〈否卦〉一個不好的卦,但〈否卦〉至關重要,因為只有經歷〈否卦〉這樣巨大的磨難,才會讓強者一方切膚地認識到和平合作是多麼的重要,在〈否卦〉惡劣的天時之下,自己也成了弱者。沒有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根本衝不出否的牢籠;沒經歷過否,就到不了同人。只有經歷了這樣刻骨的痛苦與磨難,才會對生命的真諦有更深刻的體會,才有了後面的格局大開,才有了從霸道到王道的轉變。
這就是上經前半部分的思路,強與弱之間的關係,是分析這些卦的一條暗線。從中可以看到強者心態與行動的轉變,這也是人類社會從野蠻一步步向文明的發展過程。